从天空俯瞰,在重庆万州、梁平、开州和四川开江县交界处,巍巍青山间有一汪绿水仰卧山野之间,那是长池水库。
在水库周围,散布有500来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池,这便是位于万州区弹子镇的重庆池海湿地公园。
重庆池海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弹子镇新袁村3组,占地4平方公里,湿地面积1200亩。湿地公园海拔高约700米,属于典型的深丘地貌,山水特征鲜明,人文景观自然风貌优美。
万州池海湿地公园。重庆市林业局供图
在池海湿地公园内,以水库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池塘层层叠叠,山、水、田、林、屋等多要素穿插其间,项目规划了“一心”“一带”“一点”的旅游资源布局。
一心是指利用现有的长池水库,打造长池湿地公园,形成“九湾、九景、九池”的旅游格局;一带是串联水库四周山脊景观,编织山脊风情景观带,形成环山旅游线路;一点是指当地结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黑山寨森林公园,引入户外拓展、露营、极限等户外活动。
小微湿地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对多处淤塞塘堰进行清淤疏浚,恢复部分水域面积;栽植耐水植物,构建生态护坡。
小微湿地建设了观鸟监测点,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记录显示,湿地公园内新增鸟类3种,候鸟数量显著增加,动物种群数量扩大。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蝴蝶、蜻蜓等昆虫种类明显增加,各种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物种更加丰富。
依托小微湿地,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根据项目区海拔高程、气候条件、土质土壤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景区筛选出荷花、睡莲、美人蕉、鸢尾、菊花、李、桃、橘、柚、无花果、葡萄等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在园区内进行种植。在这里,一年四季皆有瓜果可摘。
池海湿地公园并结合气候、水温、水质等要素,选出锦鲤锦鲫、鲫鱼、鲢鱼、草鱼、黄颡鱼、青鱼、甲鱼等水产进行完全生态的方法养殖,既可满足园区观赏食用及游客购买需求,又可净化水质,优化水生态环境。
池海湿地公园水域充足,山湾环抱,树木葱郁。生态环境的改善,引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及野生水鸟1000余只,包括有鸬鹚、鸳鸯、绿头鸭、赤膀鸭、白鹭、池鹭、苍鹭、夜鹭、??等。
阳光照在湖面上,青山碧水,长天相接,湖上更有半岛林立,游客三五成群在湖边赏景,感受如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般美景。
“小微湿地+生态产业”实现了湿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科普教育等有机融合,又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休闲空间。
重庆将持续巩固“小微湿地+”保护建设成果,小微湿地空间保护利用格局基本稳定,使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让“小微湿地+”建设在助推美丽重庆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重庆市“小微湿地+”建设工作方案》要求,重庆市在2025年开展全面摸清全市小微湿地资源现状、制定小微湿地保护利用规范、开展“小微湿地+”示范点认定等工作基础上,到2027年“小微湿地+”模式将得到广泛推广,全市“小微湿地+”示范点建设数量可达到120个。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重庆的“小微湿地+”已从生态治理的1.0版本,升级为“治理+产业+文化”的3.0模式。当湿地与乡村同频共振,当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这幅用“微”澜绘就的生态画卷,正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