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滩到云端|跨越1400公里 一面锦旗见证城市文明
2025-08-06 11:27:07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姬一鸣 通讯员 陈雨雷 罗希)7月9日22点,夏夜的重庆大剧院,江风闷热。河北游客陈女士抓住江北区江北城街道综合服务队队员李关勇的衣袖:“我女儿失联了!”15岁少女因家庭矛盾留下轻生言论在夜色中消失。
李关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5分钟内联动派出所报警、10分钟内集结3支巡逻小队共8人展开地毯式搜索,并全程安抚家属情绪。50分钟后,女孩被安全寻回。
面对家属塞来的酬金,李关勇坚决谢绝:“守护每位群众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七天后,一面跨越1400公里而来的锦旗悄然抵达,“爱心使者 社区楷模”八个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365天在线 24小时守护有速度也有“温度”
这份来自河北的谢意,是江北城街道好人好事长卷中的最新注脚。翻开2025年值班日志,一个个现场跃然纸上:
2月8日凌晨,派出所向综合服务队紧急通报女子轻生预警。综合服务队6名队员冲入夜幕,在江滩沿线及周边大面积铺开寻找。17分钟后,城墙平台处传来呼喊:“人在这里!”队员们形成人墙隔开危险区域,直到民警将情绪崩溃的女子安全带离。

3月23日,2025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举行,来自全国的15000名跑友相聚江北。保障选手存包的江北城街道,以贴心护航赢得了全国跑友的点赞。从车钥匙到身份证,从贴身药物到贵重财物,寻找遗失物品并归还市民游客的场景不断上演。
“他们连创可贴都备着!”游客王女士指着正在巡逻的队员感慨。6月29日,队员罗涛为摔伤男孩消毒的画面被游客拍下,据了解,巡逻队的日常药箱里准备了藿香正气水等药品,甚至为低血糖群众常备糖果,细微处尽显城市温度。
这样的守护已成常态。据值班记录表,2025年1-7月,江北城街道已累计救助受伤游客26人,帮助找寻走失孩童、老人22起,帮助找回遗失财物58起。
多元共治 红色引擎激活治理末梢
近年来,江北城街道把党建统领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在“党委统领、数智赋能、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上下功夫,依托党建纽带整合多方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全覆盖”。
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及党建联席单位资源优势,打造志愿服务“1+1+3+N”模式,强化单位联动,丰富服务队伍,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细胞。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由江北城街道整合的重庆市首支街道级综合服务队。
据了解,这支综合服务队承担了治安、交通等十大职能,以城管为主导、公安为保障,将交通安全秩序维护、环境保护、应急维稳等条线协管整合其中。

以综合服务队建设为契机,江北城街道构建起“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模式,确保温暖服务“不断线”:专业保安公司负责队员选拔培训——95%为身高1.75米以上的青壮年,全员高中以上学历并接受应急救援、心理疏导等专业训练,施行昼夜两班制,开展24小时巡察服务工作,创新了综合服务模式,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微光成炬 将“文明基因”注入城市肌理
如今走在江北城、漫步在江滩公园,随处可见巡逻制服与志愿马甲交织的身影:
2025-08-06,团江北区委联合区生态环境局、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江北区西部计划项目办和江北城街道桂花街社区组织青年志愿者在保定门江滩边开展“‘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江北区‘河小青’净滩行动”。青年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手持夹钳、垃圾袋等清洁工具从马路到江滩“一边走、一边清”,倡导节约、环保和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4月7日,朝天门派出所民警梁家豪、辅警刘令在江滩公园开展巡逻防控工作时,根据摄影摊贩提供线索,在江边滩涂发现一只棕色挎包,包内有现金三千三百余元、“浪琴牌”手表一只、黄金戒指一个、黄金项链两条等价值近五万余元的贵重物品。民警迅速在事发地周边开展走访调查工作并及时上报综合指挥室研判身份、警情信息,最终成功联系上失主。
“五一”节日期间,江北城街道实施“三班两运转”勤务模式,整合公安、消防、志愿者等300余人成立联合执勤队,全力守护市民与游客安全。
……

在江北城,这种“守护自觉”正在裂变:目前街道已与重庆银行、江水源公司等52家单位,组建党员志愿者、“河小青”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环卫工人等5000余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江滩环保宣传、清扫保洁、文明劝导、秩序维护、意外救治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帮助国内外市民游客3万余人次。
“小事见担当,细节暖民心。”江北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江北城街道事件处置提速63%。
江水奔流不息,善举汇聚成海。从生死救援到暖心帮扶,从专业队伍到全民参与,江北城街道用制度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体系,让江滩不断涌动着爱的暖流……
责任编辑:徐力超